山西水利建设网

江苏省渔业刘洪田,江苏渔业局局长

江苏省渔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江苏省渔业刘洪田,江苏渔业局局长-图1

近年来,江苏省依托丰富的水域资源和先进的养殖技术,渔业经济持续增长,作为全国重要的渔业大省,江苏在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品加工等领域均处于领先地位,本文结合最新数据和政策,分析江苏省渔业的发展现状、挑战及未来规划,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


江苏省渔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发布的数据,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520万吨,同比增长3.2%,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3800亿元,占全国渔业总产值的12%,淡水养殖占比65%,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分别占20%和15%。

表:2023年江苏省水产品产量分布(单位:万吨)

类别 产量 同比增长
淡水养殖 338 +3.8%
海洋捕捞 104 +1.5%
海水养殖 78 +4.0%

(数据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渔业统计年鉴》)

主要养殖品种与区域分布

江苏淡水养殖以鲫鱼、河蟹、小龙虾为主,其中河蟹产量占全国40%以上,盱眙龙虾、阳澄湖大闸蟹等品牌享誉全国,沿海地区则以紫菜、对虾、贝类等海水养殖为主导产业。


渔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源与环境压力

随着养殖密度增加,部分水域出现富营养化问题,2023年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监测显示,太湖、洪泽湖等重点水域的氮磷排放量仍超标准,亟需生态养殖模式推广。

市场竞争与品牌保护

尽管江苏水产品品牌众多,但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等侵权行为频发,2023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蟹券案件120余起,涉及金额超5000万元,凸显品牌保护的重要性。

技术升级需求

传统养殖模式效率较低,智能投喂、水质监测等现代化技术普及率不足,据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调研,全省仅有30%的养殖户采用物联网设备,远低于浙江、广东等省份。


未来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生态优先,推广绿色养殖

江苏省计划到2025年,建成50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减少饲料和药物使用,2023年,省政府已投入2.5亿元用于池塘生态化改造,预计减少尾水排放30%以上。

强化品牌建设与产业链延伸

  • 品牌保护:推动“江苏大闸蟹”地理标志认证,建立防伪溯源系统。
  • 深加工提升:鼓励企业开发即食水产、保健品等高附加值产品,2023年,南通市海产品加工产值同比增长18%,成为新的增长点。

推动智慧渔业发展

  • 技术应用:推广无人机投喂、AI病害诊断系统,计划2025年前实现规模养殖场智能化覆盖率50%。
  • 数据平台建设:依托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大数据中心,实时监测养殖环境、市场供需等信息,帮助农户科学决策。

最新数据与案例

2023年江苏渔业出口情况

据南京海关统计,2023年1-10月,江苏省水产品出口额达12.3亿美元,同比增长9.5%,主要销往日韩、东南亚及欧盟市场,冷冻虾仁、蟹制品占比超60%。

成功案例:盐城“渔光互补”项目

盐城市大丰区结合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实现“上发电、下养鱼”,2023年该项目发电量达2亿千瓦时,养殖产值突破8000万元,成为全国渔业低碳发展典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