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规划

连云港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江苏省重要的渔业基地,近年来,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围绕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地方特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措施,本文将从渔业资源现状、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及数据支撑等方面,全面介绍连云港渔业的发展蓝图。

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图1

连云港渔业资源现状

连云港海域面积广阔,渔业资源丰富,主要经济鱼类包括带鱼、鲳鱼、小黄鱼等,贝类养殖以紫菜、文蛤、扇贝为主,根据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统计数据,连云港市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8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海水养殖占比62%,海洋捕捞占比38%

2023年连云港主要水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品种 产量 同比增长 主要产区
紫菜 5 +4.8% 赣榆区、连云区
文蛤 3 +2.1% 灌云县、灌南县
带鱼 7 +1.5% 近海捕捞
鲳鱼 2 +0.9% 远洋捕捞
对虾养殖 8 +5.6% 东海县

(数据来源: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江苏省渔业统计年鉴》)

渔业发展目标

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结合国家“十四五”渔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发展目标:

  1. 提升养殖业现代化水平:到2025年,全市海水养殖机械化率提升至75%,推广智能化养殖设备,降低人工成本。
  2. 优化捕捞结构:减少近海捕捞强度,发展远洋渔业,力争远洋捕捞占比提升至15%
  3. 推动水产品加工升级:建设3-5个现代化水产品加工园区,提高附加值,目标年加工产值突破100亿元
  4. 加强生态保护:实施海洋牧场建设,2025年前建成2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推进绿色健康养殖

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抗生素使用,发展循环水养殖系统,2023年,全市已建成20个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预计2024年新增15个,引进抗病性强的新品种,如“黄海1号”对虾,提高养殖效益。

(二)发展远洋渔业

近年来,连云港远洋渔船数量稳步增长,根据中国远洋渔业协会数据,2023年连云港远洋渔船达68艘,年捕捞量2万吨,主要作业区域包括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未来计划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拓展渔业资源开发。

(三)强化品牌建设

“连云港紫菜”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2023年品牌价值评估达32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下一步将推动“连云港对虾”“灌云文蛤”等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推动智慧渔业

依托5G、物联网技术,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试点建设“智慧渔场”,实时监测水质、投喂、病害等情况,2023年,已在东海县建成3个智慧养殖示范基地,单产提高20%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江苏省财政厅2023年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连云港渔业转型升级,重点用于:

  • 养殖设施改造(5000万元
  • 远洋渔船建造补贴(3000万元
  • 水产品精深加工扶持(4000万元

连云港市出台《渔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贴息。

连云港渔业发展促进中心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渔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完善政策保障,力争到2025年实现渔业总产值200亿元,成为全国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标杆地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