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洋渔业局陈镜亮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近年来,广东省海洋渔业局在陈镜亮的带领下,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以科技创新和生态保护为核心,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广东作为我国渔业大省,2023年海洋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数据来源: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占全国比重近20%,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陈镜亮强调,渔业资源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广东省近年来严格执行休渔制度,2023年休渔期间查获违规渔船同比下降32%(数据来源:中国渔政),增殖放流成效显著,仅2023年上半年就投放各类苗种超5亿尾,主要经济鱼类资源量稳步回升。
表:2020-2023年广东省增殖放流成效对比
年份 | 放流种类 | 放流数量(亿尾) | 主要投放区域 |
---|---|---|---|
2020 | 15种 | 2 | 珠江口、湛江 |
2021 | 18种 | 8 | 粤东、粤西 |
2022 | 20种 | 5 | 全省沿海 |
2023 | 22种 | 1 | 重点渔场 |
(数据来源:广东省海洋渔业局年度报告)
深远海养殖与智慧渔业创新
在陈镜亮的推动下,广东加速布局深远海养殖,截至2023年6月,全省建成大型深海养殖平台12座,恒燚1号"智能养殖网箱单箱年产优质鱼类超1000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的5G+海洋牧场项目,实现养殖全过程数字化管理,饵料投放精准度提升40%。
根据最新统计,广东智慧渔业装备覆盖率已达65%,较2020年翻番,湛江雷州半岛的物联网养殖系统,使对虾养殖成活率从60%提升至85%,每亩效益增加2.3万元(数据来源: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品加工与品牌建设
2023年广东水产品加工率突破55%,创建了"湛江对虾""潮州鮸鱼"等12个国家级区域公用品牌,其中湛江对虾年出口额达12亿美元,占全国对虾出口总量的35%(数据来源:海关总署),陈镜亮特别指出,要推动预制菜产业与渔业深度融合,2023年广东渔业预制菜产值预计将达800亿元。
图:2023年广东主要水产品出口占比
(此处应插入饼状图,数据来源:广州海关)
- 对虾:35%
- 罗非鱼:22%
- 贝类:18%
- 其他:25%
应对气候变化的渔业韧性建设
针对近年频发的极端天气,广东在全国率先建立渔业灾害预警系统,2023年台风"泰利"来袭前,系统提前72小时预警,帮助1.2万艘渔船安全避风,减少损失约8亿元(数据来源:应急管理部),全省已建成8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库,保存各类种质资源超2000份。
在碳汇渔业方面,广东2023年新增贝藻类养殖面积3.5万亩,预计年固碳量达2万吨,深圳大鹏湾的牡蛎礁修复项目,使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提升1.8倍(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南海局)。
渔民增收与乡村振兴
通过"渔业+旅游"模式,广东打造了30个省级渔港经济区,2023年上半年,阳江东平渔港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带动渔民人均增收1.2万元,全省渔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万元,同比增长9.3%(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
在陈镜亮的规划中,未来三年将重点建设10个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渔民"模式,湛江国联水产通过该模式带动8000余户渔民,户均年增收超5万元。
广东海洋渔业正从传统生产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生态友好型升级,在陈镜亮的领导下,通过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生态保护三轮驱动,广东渔业不仅为全国提供优质蛋白供给,更成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随着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广东水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渔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