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叶国献,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叶国献简历

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与实践

宁德市作为福建省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近年来在海洋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叶国献局长在多个场合强调,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推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结合最新政策、数据和案例,分析宁德市渔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为行业从业者、投资者及关注海洋经济的读者提供参考。

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叶国献,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叶国献简历-图1

宁德市渔业发展现状

宁德市海域面积广阔,海岸线长达1046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根据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发布的数据,宁德市水产品总产量达6万吨,同比增长2%,其中海水养殖占比超过70%,大黄鱼、海带、紫菜等特色品种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一)大黄鱼产业优势突出

宁德市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乡”,2023年大黄鱼养殖产量达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2023),近年来,宁德市通过生态养殖模式优化、品牌建设等措施,推动大黄鱼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二)深远海养殖加速推进

2023年,宁德市新增深海养殖网箱56个,累计达到320个,深远海养殖规模位居全省前列。“宁德1号”大型深海养殖平台投入使用,单台年产量可达2000吨,有效拓展了养殖空间(数据来源: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2023年度报告)。

渔业发展规划与政策支持

叶国献局长在2024年全市渔业工作会议上提出,未来五年宁德市将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一)优化养殖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模式

  1. 减少近岸养殖密度,推动传统网箱向深水抗风浪网箱升级。
  2. 推广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IMTA),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3. 加强种业创新,依托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宁德分所,培育抗病性强、生长快的新品种。

(二)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1. 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2023年宁德市水产品加工产值达85亿元,未来计划推动即食大黄鱼、鱼胶原蛋白等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2. 推动冷链物流建设,依托宁德港口优势,打造覆盖全国的水产品供应链体系。

(三)强化品牌建设,拓展市场

  1. 加强“宁德大黄鱼”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品牌影响力。
  2. 发展电商直播带货,2023年宁德市水产品线上销售额突破12亿元,同比增长25%(数据来源:宁德市商务局)。

最新数据与案例分析

(一)2023年宁德市主要水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品种 产量 同比增长 市场份额
大黄鱼 8 +4.5% 全国80%
海带 3 +2.1% 全国35%
紫菜 6 +3.8% 全国25%
对虾 2 +1.9% 全省30%

(数据来源: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2024年1月发布)

(二)典型案例:宁德市三都澳现代渔业产业园

该园区总投资15亿元,集育苗、养殖、加工、科研于一体,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带动就业5000人,目前已有32家企业入驻,涵盖大黄鱼育种、深海养殖装备制造等领域。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尽管宁德市渔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 养殖病害风险:近年来,部分海域出现赤潮和病害,影响养殖效益。
  2. 市场竞争加剧:国内其他地区(如浙江、广东)也在大力发展大黄鱼养殖。
  3. 环保压力:近海养殖需符合更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

叶国献局长指出,未来宁德市将加强病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推动智能化养殖技术应用,并探索碳汇渔业模式,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赢。

宁德市海洋渔业局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随着“海上福建”建设的深入推进,宁德渔业有望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标杆,对于从业者而言,把握政策机遇,优化养殖模式,拓展产业链,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