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如何通过生态养殖和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

江苏省作为我国渔业大省,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522万吨(数据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渔业统计年报》),连续八年位居全国前三,在省渔业局赵钧局长的统筹规划下,江苏正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构建"生态优先、智慧赋能"的现代渔业新格局,以下从三大维度解析江苏渔业的最新发展路径: 根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2024年最新监测数据,江苏已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87家,占全国总量的18.7%,重点推进的三大技术革新包括:

如何通过生态养殖和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图1

  1. 循环水养殖系统(RAS)
    南通如东县建成亚洲最大的工业化循环水养殖基地,单位水体产量达传统池塘的20倍,节水率达90%(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2024年报告)。

  2. 稻渔综合种养
    2023年全省推广面积突破300万亩,形成"盱眙龙虾""兴化大闸蟹"等知名品牌,综合效益提升210%(数据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如何通过生态养殖和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图2

  3. 深远海养殖装备
    连云港"深蓝1号"智能网箱实现离岸50公里养殖,单箱年产三文鱼超1000吨(详见下表):

项目 传统近海养殖 深远海智能养殖 提升幅度
单产(吨/亩) 2 8 1216%
病害发生率 23% 5% 降低78%
养殖周期 18个月 14个月 缩短22%

数据来源:中国船舶集团2024年《深远海养殖装备白皮书》

如何通过生态养殖和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图3


资源养护:长江禁渔成效显著

在赵钧局长推动下,江苏率先建立"水陆空"立体巡查体系,2024年上半年监测显示:

  • 长江江苏段鱼类种类从禁渔前的48种恢复至63种
  • 江豚观测频次同比提升37%
  • 四大家鱼苗发生量达31.3亿尾,创15年新高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长江办《2024年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公报》)

太湖流域创新实施"以渔控藻"工程,投放鲢鳙鱼苗2.8亿尾,蓝藻密度同比下降42%(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2024年6月数据)。

如何通过生态养殖和科技赋能推动产业升级?-图4


数字渔业:全产业链智能化

江苏省渔业物联网覆盖率达68%,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典型案例包括:

  • 智能投喂系统:苏州吴江区示范基地饵料系数从1.8降至1.3,节约成本30%
  • 区块链溯源:阳澄湖大闸蟹实现从苗种到餐桌的211项数据上链
  • 电商新业态:2023年全省水产电商交易额突破180亿元,占全国水产电商总量的21%(商务部《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2024》)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