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水利建设网

山东东营渔业光伏,山东东营渔业光伏项目招标

绿色能源与生态养殖的融合实践

山东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和渔业基础,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渔业+光伏”的复合产业模式,推动传统渔业向绿色低碳转型,本文将结合最新政策、数据及案例,分析东营渔业光伏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山东东营渔业光伏,山东东营渔业光伏项目招标-图1

东营渔业光伏的发展背景

东营市海域面积约480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产养殖,当地年均日照时数超过2600小时,太阳能资源禀赋优越,2021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明确支持“渔光互补”等复合型光伏项目,为东营渔业光伏提供了政策支撑。

根据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市已建成渔业光伏项目12个,总装机容量达680兆瓦,年发电量约8.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26万吨。

渔业光伏的产业优势

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传统光伏电站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渔业光伏通过“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模式,实现空间立体开发,以东营垦利区“通威渔光一体”项目为例,项目占地2000亩,光伏板间距合理设计,确保水下养殖光照需求,实现亩产效益提升30%以上。

生态效益显著

光伏板遮挡可降低水温波动,减少水体蒸发,抑制藻类过度繁殖,改善养殖环境,据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监测,渔业光伏项目区的水质溶解氧含量比传统养殖区提高15%,鱼类病害发生率下降20%。

经济效益双赢

光伏发电收益稳定,可为养殖户提供额外收入,根据国网山东电力公司数据,2022年东营渔业光伏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已降至0.35元/千瓦时,低于当地燃煤标杆电价,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6-8年。

最新数据与案例分析

装机规模与发电量(2023年最新数据)

项目名称 装机容量(兆瓦) 年发电量(亿千瓦时) 养殖面积(亩) 数据来源
东营垦利渔光互补 150 88 1800 东营市能源局
利津渔光一体 120 50 1500 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
广饶光伏+渔业 100 25 1200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

典型项目:华润电力东营渔光互补电站

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装机容量200兆瓦,年发电量2.4亿千瓦时,配套养殖南美白对虾、梭子蟹等高附加值水产品,据华润电力年报显示,2022年项目综合收益达1.2亿元,其中光伏发电占比60%,养殖收益占比40%。

未来发展规划

政策支持方向

根据《山东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省渔业光伏装机容量计划突破3吉瓦,东营作为重点区域,将获得省级财政补贴和土地审批绿色通道,2023年5月,东营市出台《关于推进渔业光伏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以下目标:

  • 2025年前新增渔业光伏项目10个,总装机容量达1吉瓦;
  • 建立“光伏+渔业”标准体系,涵盖设计、建设、运营全流程;
  • 推动智能养殖技术应用,试点物联网水质监测与自动投喂系统。

技术创新趋势

  • 柔性支架技术:减少桩基对养殖区域的影响,适合东营软土地质条件。
  • 双面发电组件:提升单位面积发电效率,目前东营部分项目已采用,发电量提高10%-15%。
  • 多品种混养:探索“光伏+对虾+贝类”立体养殖,提高水体利用率。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1. 初期投资成本高:渔业光伏项目单位投资约4.5元/瓦,高于普通光伏电站,解决方案包括引入绿色金融工具,如国开行提供的专项低息贷款。
  2. 养殖技术适配性:部分鱼类对光照变化敏感,需优化光伏板布局,东营市已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开展专项研究,制定遮光率分级标准。
  3. 电网消纳压力:东营电网2023年光伏渗透率已达25%,接近安全限值,未来需配套储能设施,目前华能集团已在利津县启动100兆瓦时储能试点。

东营渔业光伏的实践表明,清洁能源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完善,这一模式有望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