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渔业互保协会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
渔业是江苏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沿海及内陆地区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江苏渔业互保协会作为行业风险保障的重要力量,始终致力于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渔民抗风险能力,并通过科学规划、技术创新和精准服务,助力渔业现代化转型。
江苏渔业发展现状
江苏省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长江、淮河、太湖、洪泽湖等水域为渔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江苏渔业保持稳定增长,养殖业和捕捞业协同发展,水产品产量和产值均位居全国前列。
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渔业统计年报显示:
指标 | 2022年数据 | 同比增长 |
---|---|---|
水产品总产量(万吨) | 3 | +2.1% |
渔业经济总产值(亿元) | 5 | +3.8% |
渔民人均纯收入(元) | 28,650 | +5.2% |
远洋渔业产量(万吨) | 4 | +7.6% |
(数据来源: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从数据可以看出,江苏渔业保持稳健增长,远洋渔业和生态养殖成为新的增长点,渔业发展仍面临资源衰退、气候变化、市场波动等挑战,亟需加强风险管理和产业升级。
江苏渔业互保协会的核心作用
江苏渔业互保协会成立于2007年,是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旨在为渔民、渔业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提供风险保障服务,协会通过互助共济模式,降低渔业生产风险,提高行业抗灾能力。
渔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协会提供的保险产品涵盖渔船财产险、渔民人身意外险、水产养殖险等,2023年承保渔船超1.2万艘,覆盖渔民近5万人,根据中国渔业互保协会2023年度报告,江苏地区的渔业保险赔付率达到92%,有效保障了渔民的经济安全。
科技赋能渔业风险管理
协会引入卫星遥感、物联网监测等技术,对渔船航行轨迹、养殖环境进行实时监控,降低事故发生率,2023年通过智能预警系统减少渔船碰撞事故30%以上。
推动绿色渔业发展
协会联合科研机构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水产品品质,2023年,江苏生态养殖面积占比达45%,较2020年提升12个百分点。
未来渔业发展规划
优化渔业产业结构
- 推动深远海养殖和智能化渔场建设,提高单位产量。
- 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附加值,2025年目标加工率达到40%。
加强渔业资源保护
- 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恢复长江、太湖等重点水域生态。
- 推广“以渔治水”模式,改善水域环境。
提升渔民保障水平
- 扩大渔业保险覆盖面,2025年目标参保渔民突破8万人。
- 加强渔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
江苏渔业互保协会将继续发挥行业纽带作用,推动渔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渔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